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 >> 最新研究成果
名誉 会长:周之良
会   长:魏书生
常务副会长:董奇
常务副会长:龚春燕
秘 书 长:龚春燕(兼)
学会章程
个人会员申请表下载
团体会员单位申请表下载
实验学校管理办法
实验学校申请通知
实验学校申请表下载
普通文章2012年教育部重点课题“学习…
普通文章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
普通文章魏书生应邀重庆讲学深受欢迎
普通文章“新课程改革中转变学生学习…
普通文章50年的尝试教学研究之路
普通文章新学习,助推学习型社会建设
普通文章创新学习:培养创新人才的基…
普通文章继承创新 与时俱进
普通文章国内学习科学发展历史回顾
内容正文 
继承创新 与时俱进 开创学习科学研究新局面
作者:龚春燕 文章来源:学会秘书处 点击数:927 更新时间:2011/11/8 9:19:08

继承创新 与时俱进

开创学习科学研究新局面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成立二十年

龚春燕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上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动员与号召,指出,“学习的落后,是一切落后的根源,学习的进步,是一切进步的先导。”胡锦涛总书记在最近的“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又指出,“在知识层出不穷的时代,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胡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指出,要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这些都为研究“学习”这门学科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与理论支撑。

21世纪是学习的世纪。作为学习科学研究创始机构的“全国学习科学研究会”从1987年——2007年,伴随着学习科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已走过了20年历程。这20年是全体学习科学的爱好者、研究者、实践者,顺应时代需要、努力扩大学术影响,不断开拓创新的20年,各位有识之士为了这门新学科的建立、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回顾以往,展望未来,二十年征程构筑成学习科学研究的崛起、发展与创新之路。

崛起:顺应时代需要

20世纪中期,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知识、信息爆炸式的发展,作为联系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人类重要活动——学习,愈来愈凸现出它的重要作用。在20世纪5060年代国际社会提出了“学会学习”、“教会学习”的口号。之后一直到20世纪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学会生存》”、“《学习:财富蕴藏其中》”等报告又提出了“终身学习”、“学会学习”、“学习化社会”等理念。学习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对学习问题的研究也日渐增多,但是,面对未来学习化社会和终生学习的大趋势,我们发现,对于学习本身的研究非常贫乏和分散。尽管之前在心理学、教育学领域对“学习的理论”与学习的相关问题做过一些研究与探讨,但是,把学习问题当作一门独立的、综合的学科去研究,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研究人员开始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对人的学习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学习科学作为一门新兴独立学科呼之欲出。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一批有识之士致力于在根基扎实与时机成熟的有利条件下,把“学习”从其他学科中独立出来,进行系统地全方位地综合研究,并从各自研究的角度提出了建立学习科学的设想。从我国当时的大中小学的改革实践看,大学如:山西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中小学如:河南省平顶山、黑龙江省哈尔滨、吉林省梅河口、辽宁省锦州市、福建省龙岩、重庆市、上海市黄浦区、武汉市桥口区以及北京市等地的中小学以及北京市八中等名校都几乎在同一时期开展了教会学生学习的学习指导实验。

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徐惟诚、王通讯、张笛梅、林明榕、魏书生等一批先行者,先后出版了一批学习学的教材与专著。19869月,由山西大学林明榕,华东理工学院马千里,山东曲阜师范大学宋琨度等同志发起,在南京召开了一个小型的学习科学学术讨论会,就学习科学的有关理论和学科建设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在会上成立了“全国学习科学研究会筹备组”,宣告了新兴学科——学习科学的掘起。19876月,经筹备组的倡导并积极筹备,“全国第一届学习科学讨论会暨讲习班”在南京召开,并成立了“全国学习科学研究会筹委会”(后因形势发展需要改名为“中国学习科学学会筹委会”)。这次会议拉开了国内研究学习科学的序幕。此后,解放军、大学、中小学、职工、自学等六大系统学习科学研究会先后成立;山西、四川、北京等14省、市、自治区也成立研究会;同时成立全国外语、语文、物理、学习心理、科学记忆等多个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20001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五届学习科学学术研讨会暨会员代表大会上,中国学习科学学会筹委会,正式归属“中国高教学会”,更名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以下简称“研究会”)。

在这期间,学习科学研究由自发走向自觉,不仅进行学习理论的系统探索,大范围地学法指导教学实践,而且将学习指导由实践上升到理论,并在理论的指导下继续进行科学有效的学习指导;理论与实践形成良性循环,研究会也由分散走向联合,成为联系全国学习科学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承当教育行政部门的参谋和助手。研究会本着为教育、教学改革服务,为基层学校和广大会员服务的宗旨,广泛开展学习科学的研究和实验、改善国民的学习状况,提高全民素质,开发智力潜能,构建学习型社会和落实科教兴国战略而不懈努力。

发展:扩大学术影响

研究会作为团结国内广大学习科学爱好者、研究者、实践者的学术团体认真总结人类学习的历史经验和科学成果,探索学习的客观规律,研究学习指导的理论原则,积极开展群众性的学术活动,尝试解决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学习科学向临的现实的理论和实际问题。20年来,在研究会全体同志携手努力下,研究会的队伍不断壮大,学习科学研究日益深入,社会影响逐步扩大。

一、会员队伍壮大,管理体制完善

研究会几经更名,会员队伍不断壮大。由创建伊始为数不多的同志扩展到现在遍及全国各地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2130人,151个会员单位。各层次、各专业、各地方的学习科学研究机构,几经整合,日益规范。目前研究会已经成为拥有大学、中学、小学、职工及创新学习、智能学习、双语学习、考试研究、友善用脑等22个专业研究中心,并和20个省市建立的学习学研究会有紧密联系的庞大群体。

研究会本着民主、平等、协商的原则,确立了会员大会和理事会(或会员代表大会)制度。20年来,在历届会长领导下,六届理事会的换届选举与和谐承继,研究会的组织机构建设日趋完善,对下属团体的领导与管理有效加强。研究会修订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章程》,对研究会的名称、性质、宗旨、业务范围、会员产生办法、组织机构和负责人产生与罢免办法、资产管理与使用原则、章程的修改程序、终止程序及终止后的财产处理等进行了详实的规定与说明,并以及适应时代的变化对章程的调整的原则。研究会还先后制定了《学习科学研究分会理事、常务理事推荐办法》、《学习科学研究分会理事单位管理办法》、《学习科学研究分会会员登记办法》并不断修订;还制订了《个人(团体)会员入会申请表》、《学习科学研究分会理事申请表》,严格吸纳符合条件、热爱学习科学研究的人员;批准通过了《学习科学研究成果鉴定实施办法》,加强对学会学习科学研究成果的管理。同时,研究会逐步强化了对《社团管理办法》的学习和执行,创办学会通讯和学会网页,及时传递学会的信息,加强学会与各研究中心的联系。学会的学术委员会还逐步建立和健全了《学习科学兼职研究员聘任条例》每两年聘任一次。目前共聘任152名“学习科学兼职研究员”,涵盖了全国除台湾、西藏、香港、澳门的各省、市、自治区。

二、理论结合实践,学术取得硕果

研究会是以教育界为主的探讨学习理论、研究学习方法、挖掘智力潜能的专家、学者、教师及社会各界研究学习的人士自愿组成的全国群众性学术团体。20年来,研究会紧抓学习科学中的热点、难点,与焦点问题,在理论与应用两个层面扎实进行研究,重点是围绕学习科学的理论建设、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学习指导实验的研究等三个方面,积极开展成果交流与推广活动。在理论发展上经历了从“星火”到“燎原”的壮大过程,在实践研究中取得了由“点”到“面”的普及效果。

理论研究方面,对学习概念、本质、基本规律、重要原则、学习心理、学习指导、学习教育、创新教育、学习与发展、学习检测、学习效率、学习伤病、学习道德、学习策略、学习风格以及学习思想史等全方位涉猎。在学科建设上,探讨从幼儿、小学、中、大学到成人各个阶段学习的特点与规律的研究,构建了幼儿学习学、小学学习学、中学学习学、大学学习学、成人学习学、自学学习学、学习检测学、学习心理学、记忆科学、思维科学以及各学科学习学如:语文学习学、数学学习学、英语学习学等,提出了“以学为本”、“因学论教”、“元学习论”、“优化学习论”、“自主学习论”等新理论,创立了“学习教育”、“学习素质”、“素质学习”、“素质建设”、“创新学习”等新观点,为发展学习科学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作出了贡献。

应用研究方面,从70年代末到目前经历了四个阶段,由单纯的“学法指导”发展为多维度的“学习指导”,再到全面的“学习教育”,现在广泛开展学习创新与创新学习的实验。研究会在“八五”、“九五”、“十五”与“十一五”期间先后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立项的“学情调查与学习指导研究”、“大中小幼系列学习成功奥秘探索”、“加强学习指导,提高人才培养素质的研究”、“创新学习研究与实践”、“创新智能教学理论与实践”等重点或规划课题。对学生学习现状包括学习动力系统(目的、动机、积极性、态度等)、学习能力系统(方法、习惯、智力)、学习环境系统(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展开系列调查,在国内近30个省、市、自治区的数万所大、中、小学进行了“学习指导教学实验”(即教学生“学会学习”的实验),取得了很多很好的经验和出色的成绩,在教育教学改革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作用。实践证明:学习指导教学是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的突破口,是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有效办法。通过创新学习的研究,提高了广大师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素质。在多年的学习指导与创新学习教学实验中,理论工作者和第一线的教师们创造出了不少优秀的学习指导教学方法,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并在大量实验、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学习指导理论和方法。

运用学习科学理论指导学习实践,通过学习实践丰富学习科学理念,这是学习科学研究的必由之路。研究会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论,在两方面都涌现了一大批颇具中国特色的学习科学研究成果。截至目前为止,据不完全统计,共出版有关论著750 多种,发表学术论文三万余篇。理论方面的代表性论著如:《怎样科学地学习》、《学习学通论》、《学习学概论》、《论学习—学习科学与学习指导的探索》、《学习与发展》、《幼儿学习学》、《小学生学习学》、《中学生学习学》、《大学生学习学》、《职工学习学》、《自学学概说》、《学习的科学》、《论学习教育》、《学习检测学》、《中国古代学习思想史》、《学习心理学》、《学习风格论》、《学习指导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学习论纲》等;实践应用方面,出版了一批有关学习指导教学的理论书籍和教材。如:《学法指导简论》、《工科大学生学习指导》、《军校大学生学习论》、《普通中学学习概论》、《自学入门》、《高中各科学习方法指要》、《初中分科学习法》、《小学各科学习方法指导》、、《特级教师谈学习策略》丛书等。还出版发行了《学习方法报》、《学习周报》等报刊。19986月,全国筹委会组织编纂出版了大型学术科学辞书《学习科学大辞典》,该辞典大量收入了研究会成立以来国内学习科学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共2000余辞条,90多万字,内容新颖、丰富,是一本研究“学习”问题的重要工具书,在学术界产生极大的影响

三、积极组织活动,进行广泛交流

学习科学研究会及其分支研究机构积极组织各种讲习活动、研讨会以及召开年会,开展最广泛的交流。

研究会在国内召开了多次全国性的综合学术讨论会。如南京会议(1987.6)、成都会议(1988.10)、黄山会议(1991.10)、北京会议(1995.82000.1)、上海会议(2004.1))和“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中华学习与创新论坛(北京、武汉)”、“全国大学学习科学研讨会”、 “全国职工学习论坛” 、“全国中小学学习科学研讨会”、“全国创新学习研讨会”等专题讨论会。特别是19958月、20001月、20041月在北京、上海分别召开的“全国第五届、第六届学习科学学术讨论会”,中央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徐惟诚同志、国家教委原副主任柳斌同志、中国工程院院士、原教育部副部长韦鈺同志亲自到会,并分别作了题为“学习科学是一项大有希望的事业”、“学习是社会基石”、“学习与脑的研究”的报告,对研究会的工作作了十分重要的指示。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等多家新闻媒体作了报道。在全国性会议精神指导下,各省市或下属研究中心召开了各种形式的讲习活动,开展地方性的学术交流,就地区性学习科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交流经验,总结教训,形成新思路、新方法与新手段等。

20年来,在历届会长、理事等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尤其是周之良教授领导研究会以来,围绕“学习与创新”展开了热烈探讨,寻求理论的新的生长点与实践的新的切入点、回顾过去、面向未来、在集体商讨中吸纳经验教训,继往开来。

创新:把握前沿方向

10年前,在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课题“中小学生学习行为指导与矫正”结题后,如何进一点深化课题研究,摆在了研究者的面前。创新学习开始酝酿并随之启动。正在这时,江泽民同志对创新作了一系列精辟的论断。“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都提出建创新型国家。今年8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接见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时强调“希望广大教师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教师从事的是创造性工作。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广大教师要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胡锦涛总书记要求我们广大教师创新性地“教”,在自己的教学中,大胆地“试”,这为创新学习研究进一步深化指明了方向。

一、组建课题队伍,构建创新理论

1998年到今天,研究会围绕着创新这个时代主旋律和学习这个教育大主题,积极开展创新学习这一课题的研究与实验,做为这一阶段研究与探索的突出成果先后由红旗出版社出版了《创新学习论》(20011月出版),《创新学习——学习方式的革命》(20035月出版),科学技术出版社《创新学习论纲》(20059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龚春燕与创新学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月)。这些著述充分显示了研究者认识的不断深入、理论框架的日益完善,实践案例的逐渐丰富。罗辑论证的日臻完善,从而构建了比较完整的体系,回答了理论争议中和实践操作中的一系列具体问题。特别是密切的与新课程改革的结合,作为创新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创新学习给出明确的界定,暨:创新学习的基本界定:创新学习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书本,不迷信权威,不依循常规,而是以已有知识为基础,结合当前的实践,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别出心裁,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设计、新意图、新途径、新方法……的学习活动。简单地说“创新学习就是把创新的方法寓于学习过程中实现以创新为目的的一种学习活动”。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的形成,是在多种知识和能力积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各种能力的综合反应。

由创新学习这一核心概念生发开来,对创新学习的时代背景、创新学习的理论基础、创新学习的规律、创新学习的原则、创新学习的策略、创新学习的方法、创新学习的环境、创新学习的评价、创新学习与学生等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给予全方面的论述与回答。从而有利的指导与推动了全国的创新学习实践与研究。

二、多元操作模式,夯实创新基础

十年来,我们先后主持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科技部等单位下达的有关创新学习的研究项目7项,就创新学习概念、特征、理论基础作了较系统研究,初步建构了创新学习的理论与操作体系。《人民教育》在20003期中刊发了《创新学习:21世纪的学习观》的长文,并加注编者按。随后的几年《人民教育》连续多年开辟创新学习栏目,报道创新学习研究成果。创新学习成为了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认可的、具有现实意义的一种教育新理念,并在全国各地广泛实践并积极运用于教育教学领域,在大面积或长时期的试验中得到充分肯定,效果明显。2005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重庆主持召开创新学习成果鉴定会,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及香港、澳门、台湾和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的知名专家在对全国创新学习研究中心所在的重庆的“创新学习”的中期成果鉴定中写道“重庆创新学习研究起步早、规模大、成果丰,已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

三、国际国内交流,拓展学会视野

研究会在国内各省市举办创新学习的各种活动与全国性大型学术会议20余次,在各地举办创新学习报告会300多场次,同时还参加了教育部、文化部、团中央等国家机关举办的各种“中国创新(意)论坛”,并作主旨报告,推动了创新学习在国内的蓬勃发展。除了注重国内学术交流外,还积极开拓国际交流渠道,多次成功举办了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扩大学会的影响,提高了本会的国际声誉。

2004年:创新学习成果在美国交流,主研人员参加世界教育大会和教育研究发展国际大会并分别在大会上作创新学习四边形评价理论学术报告,同时在圣地亚哥大学、加州大学、查尔斯顿大学作创新学习报告;香港教育统筹局、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举办创新学习与创意教学国际研讨会,美国等国家或地区专家共170人参会,围绕学习与创新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2005年:应香港教育统筹局教育交流中心的邀请,创新学习总课题组和创新智能教学系统研究组赴港,就创新智能系统在香港的推广、创新学习课题的开展等问题与香港教育统筹局领导进行了广泛的研讨;本会与美国查尔斯顿大学合作举行教学艺术与教学创新的培训,查尔斯顿大学派出以教育学院院长威尔奇教授等21位教授来重庆,对230名教师和250多名学生进行现场培训。我会也派出4名教师到该校进行互访学习;本会协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委员会)、重庆市人民政府(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在重庆主办了全球创新学习大会,会上教育部、教科文组织、重庆市级领导致辞。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13个国家和地区500多人参加会议。著名英国脑科学家东尼博赞、澳大利亚学习科学专家玛丽、台湾著名教育家陈龙安教授、香港教师中心主席梁兆棠教授、澳门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杨秀玲教授分别作学术报告,并举行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项目创新学习研究与实验的专家鉴定会。

2006年:本会继续与美国查尔斯顿大学合作举行教学艺术与教学创新的培训与交流互访活动;协助博鳌论坛组委会主办了亚洲教育论坛——科技与创新分论坛,本会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及部分理事在会上作了青少年创新思维培养学习伤病的诊断与矫治创新教育与人才培养等专题报告并就创新学习与课堂教学改革交流了各自经验;创新研究中心与香港创新教育学会联合,在香港举行为期七天的创新智能与创新思维的培训,120名香港学生参加了培训。

2007年:香港教育统筹局、教师中心、创新教育学会和本会联合召开了创新学习国际研讨会”,新西兰、新加坡、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及台湾近200多人参加。国内参会代表作了专题报告并执教现场课;由台北县政府、中华创造学会与本会联合召开了海峡两岸创新教育论坛,大陆、台湾200多校长和教师参加,台北县县长及中和市市长致辞,两岸多位顶级创新教育专家作主旨报告,两岸教师代表分别做现场课,研究会创新学习研究的成果在台湾推广。

创新学习是学习科学的分支。为使创新学习这门科学牢固的建立并完善起来,要更广泛的与其它学科领域契合。除了与心理学、脑科学、学习思想史等学科结合,还要与社会学等进行联合研究,跨出教育领域,注重社会文化情境的影响,除学生学习、教师学习外,闲暇学习、偶然学习、社会学习、家庭学习等都要广泛开展研究,从特色化学习科学建设的角度来讲,要与课程改革的步伐保持同步,发挥其对课程改革的助推作用。实践证明,创新学习的课题研究与课程改革的许多领域相一致,许多学校在总结课改的成功经验时的一条基本经验暨:课题与课改的紧密结合。因而,这也就是我们今后开展课题研究的坚定不移方向。

为了把创新学习与潜能开发作为富有时代色彩的课题,持续深入的研究下去,研究会将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组织建设。要积极调动学会会员的积极性,既要保持连续性、相对稳定性,又要吸收新兴力量,壮大队伍,提高质量。不仅要有选择地保留一批对学会作出一定贡献且有新的研究成果的原有理事与常务理事,更要吸收一批新的有所作为且乐于为学会工作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带头人,尤其是要利用高校丰富的人才资源,以扩大学会影响、壮大学会队伍、增强学会权威、活跃组织气氛,努力提高研究会工作质量。在适当时候争取成立一级学会,进一步加强对已成立的下属学术研究团体的组织与管理工作,促进各研究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定期召开下属研究中心工作经验交流会。推选一批肯干、能干的年轻同志进入领导班子和理事会,积极发展一批理事单位,作为研究会的骨干力量。加强扩大学术活动领域,给广大会员和学习科学研究者搭建学习、交流和研讨的平台,营造学习科学研究的良好氛围,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不断适应新形势,研究会一定能够开创研究的新局面。在我会前不久召开的会长工作会议上,谈到学会未来发展时,蔡祺瑞副会长说过这样一段话:“用实践来回答别人的疑惑和顾虑,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信念和追求。是我们学会全体同仁坚定的信念。我们要永远保持一种欣赏的心态、喜悦的心情,去努力从事学习科学研究事业。我们不相信地球上会有走不通路,路都是人走出来的。只要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学习科学这座理论大厦一定会在我们这一代建造并高耸起来!”

 

 全文刊发于《中国教育报》2007124日第六版

 


文章录入:龚鑫    责任编辑:龚鑫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2026世界杯投注网址
    重庆地址:重庆市江北区欧式一条街兴隆路20号708室 邮编:400020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电话:023-67001468(传真)
    北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善缘街1号立方庭2段315 邮编:100080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电话:010-52909593
    Copyright 2001-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2026世界杯下注平台2026世界杯投注网址世界杯下注官方网 .
    渝ICP备10002904号